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坚持让孩子学编程呢?一方面是因为家长认清了少儿编程对孩子而言是有很好的影响的,所以积极给孩子报名学习;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也认可少儿编程教育,并颁布了不少利好政策来推动编程教育的发展。下面奇咔咔来讲讲都有哪些好政策。
竞赛获奖有可能获保送降分待遇
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推出CSP非专业级别的能力认证,考试模式大致与NOI相似。
CSP非专业级能力测试能否获得自主招生的认可,现在还很难预测。但CSP只要在难度、专业度有保障,在等级上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足够有区分度,那么CSP等级能力证书是有很大机会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评判标准的。
科技创新奖项被多数高校认可
一些比赛中,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都与编程相关。
教育部在北京举行了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》项目成果发布会,并发布了阶段性四项成果。
此次项目成果发布,将加快编程及人工智能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实施进度。
近几年,国家逐渐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: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鼓励,从各个方面对编程教育进行支持。
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编程教育
在我国,随着党中央、国务院不断出台的各项政策引导下,编程教育正日益受到重视。
2017年9月,教育部印发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》,提倡将编程活动融入实践课程。
2018年1月,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,编程、计算思维成必修内容。
部分省市已将编程与升学挂钩
自国务院、教育部将编程纳入课堂教学及大学考试后,全国主要省市已陆续完成落地。
编程不仅有从兴趣科学逐渐变为必修课的趋势,部分省市还将编程与升学挂钩:
浙江省将信息技术学科(含编程)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;山东、北京陆续把Python编程纳入小学及高中课程;江苏明确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;重庆要求小学3年级开始学编程。
国家发布的这些针对少儿编程教育的利好政策打动你了吗?奇咔咔教育认为,如果您想让孩子学习一门可以帮助未来生活学习的技能,不妨来多关注少儿编程教育,毕竟以后也是人工智能互联网的时代,编程是基础。